河北秦皇岛: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坚守
中新网河北新闻12月30日电 (陈雪)30日一大早,在河北秦皇岛海港区,公严春又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。48岁的公严春一直从事基层法律咨询服务工作,2011年1月,她来到秦皇岛市海港区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。2019年1月18日,秦皇岛市海港区人民调解员协会正式成立,公严春当选为协会会长。
打铁必须自身硬。公严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,在实际工作中,认真分析每一起调处过的纠纷,总结成功经验,成了一个能够熟练化解矛盾纠纷的行家里手。公严春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调解员,不仅要讲法,更要讲情。她始终认为,不管多么复杂的疑难纠纷,只要本着实事求是、公平合理的原则,找准情、理、法的和谐结合点,干戈也会化玉帛。
公严春说,人民调解员首先要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工作中心,找准纠纷的症结,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围绕着如何提高调解技巧、如何进一步推动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工作开展、如何提高调解成功率等进行梳理和总结。
基层调解工作异常艰辛,但公严春认为这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体现,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
11年的调解工作,公严春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万余人次。2020年12月,公严春被司法部评为“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”。
公严春表示,协会将持续组织学习与人民调解专业知识相关的讲座和培训课程,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有效经验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