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邢台市信都区:“好人现象”引领文明新风尚
中新网河北新闻12月16日电 (张鹏翔 李铁锤 王聚芬)2名中国好人、7名河北好人、18名邢台好人、10名市级文明市民……这串亮眼数据,是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好人和模范接连涌现的真实写照,每个数字背后是一桩桩凡人善举,浓缩着信都区温暖人心的“好人现象”。
普通农村妇女张岁京,用38年默默付出坚守承诺,用大爱撑起一个家;德龙钢铁公司职工郭彦刚,坚守本职岗位24年,凭借精湛技艺破解一个又一个设备维修中的疑难问题;热心公益的陈瑞明,奔波近两千公里,为百名抗战老英雄留下记忆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;面对险情的吴淼,奋不顾身跳进水里抢救落水母子,挽救两人生命……
他们用孝老爱亲、敬业奉献、乐于助人、见义勇为的善行义举,展现最美的信都风景,潜移默化地影响周边人,为信都“好人现象”作出最好的注脚。
信都区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环境,积极搭建平台放大“好人效应”,让榜样去感染、带动广大群众,引领文明新风尚。
据悉,该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2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56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作用,不断丰富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形式和内容,广泛倡导信都“益生活”新方式,动员全区百姓践行“一人一天一好事”,营造“全民公益、时时公益、处处公益”的良好风尚。
为让好人善事引领文明新风,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,信都区在全区广泛开展“寻找身边好人传递文明力量”活动,从平常百姓中寻找感人故事,组建“好人储备库”;持续推进“季评信都好人、年评道德模范”活动,2022年评选信都好人、信都道德模范等系列“最美人物”297人,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评选机制;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,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,利用多种形式“晾晒”身边好人好事。
在此基础上,信都区健全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工作机制,明确18项礼遇帮扶举措,在全区掀起学习、崇尚、争当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的社会热潮,好人群体不断壮大,越来越多信都人争相传唱崇德向善的“文明歌”,讲述感人至深的“最美故事”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