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output id="iv277"><nobr id="iv277"><delect id="iv277"></delect></nobr></output>

    <tr id="iv277"></tr>
    <ins id="iv277"><video id="iv277"></video></ins>

    <small id="iv277"></small>

    <ins id="iv277"><video id="iv277"></video></ins>
    热线电话:0311-85290821    投稿邮箱:cns0311@163.com

    河北广宗发现战国铭文陶豆

    时间:2022年12月26日    热线:0311-85290821   来源:中国新闻网

    【精彩视频,点击观看】

    【精彩视频,点击观看】

      【解说】近日,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文保人员在文物普查时,发现一战国陶制食器陶豆,该陶豆为浅盘、浅钵形,高22厘米,口径19厘米,素面无纹饰,胎质呈灰色。

      【同期声】广宗县政协文史资料员 刘灵雪

      我是广宗县政协文史资料员刘灵雪,是一位金石爱好者,经常访碑、拓碑,对古碑刻,对一切有着古文字的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,前段时间访碑过程中,(我)在一农户家中发现了这个陶豆。

      【解说】刘灵雪说,她曾见过不少出土的陶豆,但是带有文字的陶豆非常罕见。看到这个陶豆盖顶上有一个铭文,她就用宣纸把铭文拓下来,发给专业人士进行了鉴定。

      【同期声】河北省金石学会秘书长 李俊卿

      这个陶豆铭文属于戳记文字读“譊”,这个“譊”字的意思是陶工名,制作陶器的陶工,要对(所)制作陶器的质量负责,所以他要盖上这样一个戳记。

      【解说】据李俊卿介绍,陶豆是盛放食物的实用器,主要用来盛放肉食品,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,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,盛于商周。

      【同期声】河北省金石学会秘书长 李俊卿

      从文字风格上来说,(“譊”字)是典型的战国三晋文字,工匠名字出现在陶器上,据考古记载和史料记载,是在战国中期,根据这两个方面,所以断代它是战国时期的陶豆。

      【解说】李俊卿说,陶豆也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,豆的使用在古代有明确的制度,天子之豆二十有六,诸公十有六,诸侯十有二,上大夫八,下大夫六。广宗这一战国陶豆的发现,对研究当地的古代制陶文化、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文物价值。

      【同期声】河北省金石学会秘书长 李俊卿

      “譊”字陶文(豆)的发现,对研究战国文字的演变,及书法家、篆刻家进行创作时取法,有重要意义。同时对研究广宗当地历史文化,也有重要的意义。

      艾广德 梁智晓 河北邢台报道

    编辑:【吴金铭】
    中新社简介      |      关于我们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新闻热线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投稿信箱      |      法律顾问

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
  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
    [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6168)] [京ICP证040655号] [京公网安备:110102003042] [京ICP备05004340号-1]

    无码AV在线一区2区
    <output id="iv277"><nobr id="iv277"><delect id="iv277"></delect></nobr></output>

      <tr id="iv277"></tr>
      <ins id="iv277"><video id="iv277"></video></ins>

      <small id="iv277"></small>

      <ins id="iv277"><video id="iv277"></video></ins>